2022-12-01

年輕員工只講權益、不背責任?其實他們比老鳥更有使命感


  
加速前須知

除了搞清楚工作上的權利義務,維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,企業面對年輕人進入職場若能做好一件事,將更可以讓自家品牌廣受年輕消費者青睞、認同,甚至成為年輕人爭相想要就職的公司,那就是「打造使命感」。
 

時間接近年底,企業都忙著盤點2023年的工作計畫和今年度的績效考核,同時,我相信廣大的上班族也在思考下一步,過年後該不該離職、跳槽?當然也在他們考慮之列。想想有點害怕,我的年紀已經整整比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大一倍了,對於這些 Z 世代的思考邏輯和行為模式,我不敢說十分熟悉,但即便如此,相信我所理解的職場準則還是能適用當前職場,可以提供大家一些建議。

很多管理者常提到,公司年輕同仁很要求清楚劃分工作的權利義務,這沒有什麼不對;經濟學原理早就告訴我們,工作本來就是勞務與報酬的交換,加上這些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,他們生長在追求自由與平權的時代,會準時下班、追問公司福利,也不像資深同事那樣願意額外承擔任務,這都是很自然的事。與其抨擊年輕人太「草莓」,倒不如說我們這些老一輩上班族,在工作上給自己更多道德面要求。

主管不能再用舊方法帶新人

企業組織面對這樣的轉變,其實有很多面向都得慢慢跟上時代浪潮。比如對企業主來說,就不可能完全抗拒這些和自己孩子年齡差不多的員工加入公司,因為整個世代的想法可能都很接近,能否打造一個夠公平、友善的環境,足以吸引青年好手加入,將左右企業的長期競爭力;至於直接管理年輕員工的小主管們就比較辛苦,因為這些小主管年紀大概在 30歲 上下,當年還是菜鳥階段時,其主管八成還是用濃濃的威權態度對待他們,想有樣學樣、用官威壓制現在年輕人的話,肯定一點用也沒有、甚至會狠狠踢到鐵板,所以第一線小主管們,千萬別再擺出「不要問那麼多,只要我怎麼說,你就怎麼做」的態度了。

過去我長年在外商工作,絕大多數外商公司早已落實這種尊重員工的文化,而且行之有年。但外商也會清楚表明立場,明確提醒年輕員工,他們固然有權追求更公平的職場和更自由多元的環境,但企業存在目的是創造商業價值、商業利益,所以外商公司不可能耐心守候,默默陪伴員工、等他找出人生方向;在充分尊重員工多元性和隱私的同時,員工也必須充分尊重工作,被交付的任務,必須在指定時間內交出指定成果,否則就要被適度檢視、檢討,這才是職場上享受權利、同時承擔相對責任的合理關係。

為工作創造使命感,年輕人將更樂於付出

你或許會問,年輕人不能罵、又忍受不了批評,到底該怎麼管?管理風格如何有效轉換,實在是一門大學問,其實當年輕人工作上有任何困難、疑問,就是主管很好的切入點。與其擺架子、下指導棋,倒不如用比較接近朋友的態度,以過去的經驗支持跟協助他們,反而有機會收到令人驚喜的效果。

除了搞清楚工作上的權利義務,維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,企業面對年輕人進入職場若能做好一件事,將更可以讓自家品牌廣受年輕消費者青睞、認同,甚至成為年輕人爭相想要就職的公司,那就是「打造使命感」。

先前曾有一份民意調查顯示,越年輕的世代,越是在乎企業營運、產品和服務為人類多元平權和社會永續(ESG)倡議帶來多少價值。如果企業能對內外不斷宣示創造的正向價值,那麼將大大激發年輕朋友的使命感,讓他們覺得在這家公司上班是「很有意義」的事,即使薪資待遇不是最高水準也沒有關係,只要對人類、對環境有貢獻就好。

反之,如果讓年輕人覺得自家企業對改變人類社會沒有一丁點貢獻,甚至造成負面影響,那麼年輕人就有可能回歸到錙銖必較、算清楚權利與義務的心態,把這份工作當做純粹為自己帶來現金收入的手段,不會有願意為企業付出更多的使命感。我觀察,很多經理人可能都還沒有意識到打造使命感的重要,在新的一年,可別錯過這個塑造團隊戰鬥力的好機會。


(原文發表於風傳媒/作者: Alpha plus 共同創辦人 石恬華)


繼續職涯加速〉

馬斯克要工程師交出程式碼,就是老闆和員工思維的差異


主管們注意!四大原則解決 WFH 的管理新挑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