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5-23

給員工很多福利就是 DEI?台灣企業常見 6 大 DEI 迷思



「我們沒有歧視,我們很平等」、「公司福利超好根本幸福企業」、「我們歡迎各種人才加入」,這些是我們與企業在討論 DEI(Diversity, Equity, Inclusion, 多元、平等、共融)議題時很常聽到的說法,但做到這些真的就是 DEI 嗎?

疫情後缺工情況更顯惡化,加上 ESG 趨勢方興未艾,DEI 議題開始受到企業大量關注。但因台灣才剛起步,國內又缺乏 DEI 專業人才,很明顯地企業對 DEI 存在許多誤解與迷思,甚至因此衍生負面問題。

要破除迷思,得先清楚 DEI 要達成什麼目標?簡單來說就是讓多元員工群體都能在職場中感受尊重、支持與肯定,進而對組織產生認同感,達成企業與人才雙贏的共融環境與永續循環。基於以上和過去跟企業互動的經驗,常見的 6 個 DEI 迷思如下:

迷思一:以為提供好的福利就等於 DEI
迷思一也是最普遍的誤解。福利當然可以提升員工體驗,讓員工感受企業照顧員工的誠意,但試想更多的生育補助、更長的假期或更彈性的工時等,並不會促成不同群體間的理解,當然也談不上創造共融的環境。更白話來說,福利是企業對你好,但真正的職場友善是周遭朝夕相處的同事與主管對你好,但如果員工不理解多元性、無法同理他人,職場怎麼可能達到友善共融?

迷思二:以為沒有歧視就是 DEI
先不深究公司是否真的沒有歧視,但零歧視也只是建立良好職場環境的第一步。DEI是積極消弭偏見,讓每個人都覺得能安全舒服作自己,例如員工能安心使用公司各項福利而不被另眼看待、同志能放心與他人互動不需刻意隱藏自己的性傾向,所以「沒有歧視」只是低標,DEI要達到的「友善共融」實是高標。

迷思三:以為就是給特定人優待
DEI當中的Equity談的是「實質平等」,公司依不同群體的需求與狀態給予支持,讓每個人都發揮所長,因此即使「因人而異」也只是手段,且不損及任何人的權益,所以DEI不是要「獨厚特定族群」,而是透過排除偏見與歧視、提供必要措施與資源,以覓得或留住適合與優秀的人才。

迷思四:以為就是「政治正確」
DEI 跟人權議題高度相關,你當然可以說是政治正確,但已有太多研究分析證明DEI文化有助企業獲利能力、激發創新與股價表現等。如果再考慮 ESG、CSR 與人權盡職等,DEI 同樣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延伸。行政院日前預告了《反歧視法》草案,也將進一步要求雇主作為,顯示DEI不再僅僅是政治正確,而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。

迷思五:以為僅限內部員工
DEI 的核心確實是從內部員工出發,但如果從營運角度思考,企業的既有/潛在客戶一樣來自四面八方。尤其是 B2C 或面向全球市場的企業,DEI 思維在消極面有助企業降低風險,例如星巴克每年舉辦的無意識偏見訓練。積極面則可維繫更緊密的客戶關係或開發新商機,例如 L’Oréal 的口紅輔助器、Airbnb 的無障礙房源等。

迷思六:以為 DEI 就是種族議題
不要覺得驚訝,在我們的經驗中遇過部分企業主認為 DEI 主要是談種族,但相信大部分朋友都知道舉凡種族、國籍、性別、性傾向與認同、宗教、年齡、外貌等皆是DEI範疇,而事實上台灣未來勞動人口也將有更多外籍、新住民加入,種族議題離我們已經不再那麼遙遠,只是絕大多數企業尚無意識。

這一兩年企業為了讓永續報告更豐富、在相關評鑑或指標中得分,或者強化求才競爭力,已有不少企業將 DEI 這個字眼放進各項溝通中,但如同近來各界開始檢討企業「漂綠」行為,為了不讓 DEI 成為下一個被「洗」的目標,企業的第一步應是理解 DEI 的真義,如此才能確切檢視企業自身的 DEI 議題,並轉化為對企業與人才都有效益的具體行動。

 

(原文發表於天下學習人才永續/作者: Alpha plus 共同創辦人 邱亮士)

 

延伸閱讀〉

印度移工「膚色」言論錯在哪?被台灣職場忽略的種族議題

DEI 跟 ESG 差在哪裡?企業永續不可少的兩大要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