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07
DEI 跟 ESG 差在哪裡?企業永續不可少的兩大要素
- 首頁
在許多國際標準規定下,ESG(Environmental、Social、Governance)已是企業顯學,「永續」成為了跟獲利一樣重要的企業目標。與此同時,DEI( Diversity、Equity、 Inclusion)也在台灣逐漸受到重視。其實對企業來說,兩者關係密不可分,DEI 的核心精神,更是實踐 ESG 當中「S (社會)」指標最強而有力的引擎。以下我們將深入解析 ESG 與 DEI 的關係,以及為何在缺工時代,導入 DEI 更是企業實踐永續的致勝關鍵。
文章大綱
ESG 與 DEI 各自代表什麼?
DEI 與 ESG 最關鍵的連結是什麼?
為何 DEI 是實踐 ESG「S 指標」的最強引擎?
在缺工時代,為何「DEI 優先」的 ESG 策略能留住人才?
台灣企業在 DEI 上的現況與挑戰

要理解兩者的關聯,我們首先需要清楚它們各自的定義與範疇。以下為兩者內容表格整理。
ESG內容
環境 Environmental | 企業對環境生態的影響與措施,例如碳排、廢棄物處理 |
社會 Social | 企業對社會及利害關係人的管理,例如勞工關係、性別平等、人權、社區參與、社會議題 |
公司治理 Governance | 企業於經營品質的表現,例如董事會組成、商業倫理、供應鏈管理 |
DEI 內容
多元 Diversity | 組織中各種族、性別、年齡、性取向等不同背景人口組成 |
平等 Equity | 鼓勵組織內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機會並被平等對待 |
共融 Inclusion | 所有人的感受與想法都能受到充分的尊重,並有權發揮能力、自在提出觀點 |
透過上方兩的表格,你可以清楚把兩者做大致分類,也就是 ESG 對企業經營有全面性的包裹,從對外環境到對內管理,站在企業角度來規劃,而 DEI 則是完全針對「人」及組織中跟人有關的面向,如企業文化、人力資源管理、勞工權益等,角度是從人才出發,把人才放在第一位。而 DEI 與 ESG 最關鍵的連結在於:DEI 是實現 ESG 中『S(社會)』面向最核心、最深入的實踐方法。 一個沒有落實 DEI 的企業,其 ESG 報告中的「S」指標將流於表面,缺乏實質的文化支撐。
重點整理:ESG 從宏觀的企業角度,規範了公司應重視「勞工關係」、「性別平等」等議題;而 DEI 則提供了具體的策略與方法論,告訴企業「如何」從組織內部,由下而上地去真正實現這些目標。
此外,目前台灣企業在永續規劃上,幾乎都聚焦在環境而已,從相應的檢測工具來看也能略知一二,大多是跟環境相關(如碳盤查計算器、碳排放估算、減碳溫度計等),對「人」的部分則是僅有 Alpha plus 獨家開發的 DEI 100 全方位評估(DEI 100 All - Around Check)。但如果想要達到企業永續,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,因此 DEI 更能協助企業在人才永續上的策略規劃。
許多企業在撰寫 ESG 報告時,僅僅揭露了員工性別比例等表面數據,卻無法真正展現其在「人才永續」上的努力。DEI 提供了一套更深層的檢視標準:公司是否建立了反歧視政策?是否有透明的績效評估與晉升機制?是否提供了讓員工感到被尊重的共融環境?這些都是構成一個強而有力的「S 指標」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目前不少國家都面臨缺工問題,「生不如死」的台灣更是急迫,地域也不再成為搶人才大戰的侷限。在薪資條件已無法成為唯一籌碼的時代,企業文化成為了留才的決勝點。一個只在報告中聲稱重視員工,卻沒有實際 DEI 作為的企業,很難在人才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實踐 DEI,能幫助企業打造一個真正「以人為本」的職場,提升員工的歸屬感與滿意度。這不僅符合 ESG 的「S 指標」,更是應對國際人才大戰、提升雇主品牌競爭力的務實策略。
Q1:我們的 ESG 報告已符合金管會規定,還需要額外做 DEI 嗎?
需要。符合法規是底線,但建立市場領導地位需要超越法規。DEI 不僅是滿足 ESG 報告中的「勞工關係」、「多元化」等項目,更是從根本上提升企業文化與人才競爭力。當競爭對手還停留在合規層面時,率先將 DEI 融入策略的企業,將在人才市場中取得絕對優勢。此外,比起符合規範,重點還是員工感受,才能避免讓人才永續成為紙上談兵。
Q2:投資 DEI 對我們的 ESG 評分有實質幫助嗎?
絕對有。國際主要的 ESG 評級機構(如 MSCI、S&P Global)都已將「多元化與共融」、「人才管理」、「人權」等 DEI 相關指標,納入其評分模型。一個具備紮實 DEI 策略與實踐成果的企業,通常能在「S (社會)」面向獲得更高的評分,從而吸引更多責任投資 (SRI) 的青睞。
Q3:中小企業資源有限,應該優先做 ESG 還是 DEI?
我們建議優先從 DEI 開始。因為 ESG 的環境(E)與治理(G)面向,有時需要較大的資本投入或系統改造。但 DEI 的核心是「文化」與「思維」,可以從成本極低的措施開始,例如改善溝通方式、建立公平的回饋機制、推動共融領導力培訓等。當您透過 DEI 穩固了最核心的「人才」資產,也就為實踐更全面的 ESG 奠定了最穩固的基礎。
雖然企業永續已不是新話題,但相較歐美職場,台灣的 DEI 概念其實正抬頭而已,因此也不難發現在人才端,台灣企業還可以作更多努力,包含了建立 DEI 意識、導入 DEI 培訓、實踐 DEI 等。此外,台灣也開始有單位辦理相關獎項,吸引不少企業報名參與,顯見 DEI 逐漸成為企業間共同目標,但要提醒企業的是,DEI 著重在員工感受,「被尊重、照顧與肯定」,若僅是紙上談兵沒有徹底落實,對求才留才競爭力來說反倒是完全沒有幫助。最後,若想要了解更多 DEI 教育訓練內容,歡迎你洽詢 Alpha plus,或訂閱職場 DEI 加速報,一起朝人才永續目標邁進。
延伸閱讀〉
什麼是 DEI?企業求才與留才的關鍵都在這裡
六招協助你打破無意識偏見,降低企業被炎上的風險
企業 DEI 評估工具 - DEI 100 全方位評估(DEI 100 All - Around Chec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