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XO 直播
建立多元共融職場,掌握 DEI 實踐人才永續

邀請企業分享推動 DEI 與建構友善職場的經驗,共同提升永續競爭力,落實 ESG 企業永續!

本月大神|讓移工生活更好|One-Forty 創辦人暨執行長 Kevin Chen

直播內容摘要

One-Forty 創辦人,致力於建立一個多元族群友善的台灣社會。曾任職於社計事務所(Social Design),專責於推動企業解決社會議題的共享價值策略。曾入選西雅圖 Perennial 社會創業家亞洲代表、Ashoka Changemaker 亞洲代表,目前推動各大國內外企業落實多元族群 DEI 的社會創新行動。

----------

隨著職場日益國際化,如何為不同文化背景的工作者,打造一個備受尊重的共融環境,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。然而,許多企業在跨國籍員工的管理與融合上,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。非營利組織 One-Forty 創辦人陳凱翔(Kevin Chen)分享,十年前他創立 One-Forty 時,台灣的東南亞移工 人數約為 40 萬;如今,這個數字已攀升至 80 萬,並預計在未來五到十年間突破百萬大關。這股趨勢,正深刻地改變著台灣的勞動力市場。

從補充人力到關鍵人才:移工角色的轉變

Kevin 指出,台灣開放移工三十多年來,他們早已成為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無論是在家庭中協助照顧長輩,或是在工廠裡擔任重要產線人力。「如果有一天台灣沒有移工,整個社會的運作可能都會受到衝擊。」他直言,移工為台灣社會帶來巨大價值,但他們自身的需求卻長期未被滿足。

為此,Kevin 與一群夥伴創辦了移工學校,提供語言、理財、創業等多元課程,甫一推出便廣受好評。為了讓服務延續並擴大,非營利組織 One-Forty 應運而生。十年來,他也觀察到社會看待移工的視角正在轉變。過去,移工常被視為低成本的勞動力,如今,隨著台灣 #缺工 問題加劇,他們已成為支撐勞動市場的「#關鍵人才庫」。許多企業開始期待移工不只從事基層勞動,更希望能留住這群優秀人才,賦予他們更重要的任務。

移工友善職場:台灣企業的 DEI 新課題

「企業看待移工議題不再只從公益角度,而是真正的人才培育。」Kevin 分享,包含科技、電子、製造、紡織等眾多產業,都已開始投入移工人才的培訓。更有企業看準移工「靠親友推薦」的招募特性,透過強化資深移工的內部訓練與經營雇主品牌,來吸引並留住更多優秀人才,形成正向的口碑循環。

Kevin 強調,在台灣的 DEI(多元、平等、共融)浪潮中,「#族群多元」將是企業無法迴避的核心課題。可以預見,企業未來將會面對越來越多的外籍人才與外籍消費者,因此,企業應即刻開始思考如何促進內部文化融合、優化跨國人才管理,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能順暢溝通、彼此理解,共同打造更具共融性的職場。同時,這群日益壯大的移工社群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新興消費力,企業的產品與服務是否足夠友善、能否滿足他們的需求,都將是未來市場中潛在的商機。


音樂:Sweet Ukulele/Track by Rafael Krux (orchestralis.ne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