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!一週的開始先動一動,看有沒有機會再長高幾公分😁
根據統計,在全球 199 個國家當中,台灣人以 167.11 公分的平均身高排在第 101 名,算是中間名次,前三名為荷蘭(177.07)、蒙特內哥羅(176.63)、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(174.97),最後三名則是索羅門群島(159.92)、寮國 (157.93)、東帝汶(156.42)。
除了努力工作,請大家多多運動、充足睡眠,希望我們的名次可以再進步!
對工作不滿又不敢換,陷入「安靜漩渦」? 上班好煩、薪資不漲、老闆難搞,真想一走了之,但害怕改變、沒把握換到好工作,又讓你縮了回去? 如果你有上述情況,就是陷入了職場的「安靜漩渦(Quiet Swirling)」。
Alpha plus 日前發布「新世代人才白皮書」調查,30.1% 受訪者對整體工作不滿意,且年紀愈大愈不滿!(36-45歲的X世代不滿比例為 36.1%,遠高於18-35歲 Y、Z 世代的25.3%)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活到老學到老還要作到老 平均壽命延長加上少子化,愈來愈多企業願意聘用中高齡人才。以 2022 年為例,台灣 60 歲以上就業者已突破 103 萬人,但這數字在 2010 年時不過 50.1 萬,僅十餘年時間就翻倍,佔整體勞動市場人口近一成。
其實,不管是因為勞動力短缺或進行退休金改革,「活到老做到老」是許多國家正面臨的狀況。以日本為例,政府多年前政府就開始積極推動高齡人口持續就業,65歲以上人口就業人數已連續 18 年增加,達到勞動人口的 25.1%,65 到 69 歲銀髮族中更是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仍在工作。面對勞動力老化趨勢,台北市政府首度推出「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」,讓企業能依循方向打造友善銀髮族的就業環境,促使更多銀髮求職者願意投入工作。
男女不同酬,台灣美國都一樣 如果你必須多工作 58 天,才能跟別人領到一樣的薪水,你覺得公平嗎?這正是台灣女性持續面臨的「性別薪資不平等」。主計處日前公布女性平均時薪是男性的 84.2%,因此今年的「同酬日」為2月27日,與 2022 年維持同一天(比 2021 年、2020 年的 54、51 天退步)。此外,台灣年薪超過百萬的女性也比男性少了近五個百分點(女:男=3.6%:8.8%)。不只台灣,美國在過去 20 年的性別薪資差距也從未縮小,女性去年的平均薪資是男性的 82%,而且隨著年紀增長,兩性的薪資差距也越大。
創辦人 Alex:薪資不平的因素複雜,但我們的社會文化通常視「育兒與照顧家庭」為女性的責任,導致女性提前退出勞動市場(重回職場也不容易),絕對是薪資不平等的遠因之一,近年的疫情也讓女性承擔更多家庭照護責任,使不對等的情況更為惡化。其實企業可規劃更長的(陪)產假、給薪家庭照顧假、支持男性申請育嬰留職停薪、提供托育兒資源等面向著手,除了弭平性別薪資不平等,也能提高徵才競爭力。
你該知道企業發生什麼事
睡飽再上班 企業校園大舉徵才 一年一度的校園徵才活動於三月正式啟動,今年由「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」率先登場,並以「永續」及「AI」為主題,積極布局人才培育,與企業需求接軌。為搶得先機,包括聯發科、群創光電、四零四科技、欣興電子、國泰世華、中信、台新、中華電信、Appier等,外商如台灣默克、台灣艾納康等皆踴躍參與,其中台灣默克的首次校園徵才,則選擇與台大國際事務處合作延攬國際人才;被視為科技大廠指標的台積電,今年則預計招募 6,000 名新血。
創辦人 Alex:缺工與少子化讓企業超前佈署搶人,校園徵才當然是最直接的管道,甚至開出百萬年薪向學生招手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許多企業特別強調「DEI(多元平等共融)」的職場友善文化,鈦坦科技還標榜「睡飽再上班」迎合年輕人。無論開出條件為何,都是為了吸引 Z 世代加入,也再次證明以人才為核心的 DEI 文化已然成形。
你該知道生存要會什麼事
🎉 3/20 起確診輕症者免隔離免通報 疫情持續減緩,政策也進一步放鬆,3/20 起即使 COVID-19 篩檢陽性,輕症均不用隔離,但建議「0+N 自主健康管理」,期間只要快篩陰性或達 10 天即可解除,但無罰則。至於勞工若確診,從確診當天(第0天)至第 6 天請病假,公司不得扣發全勤獎金。A+:有症狀的朋友們建議維持戴口罩或基本的社交距離喔
「職涯很長,而職場很小,有些事情值得你用老派的方法面對。要記得老闆也是人,是人就會有情緒,提離職時多一點點貼心、少一點點自我,就能多一點點圓滿,留下讓人打聽的職場好名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