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urce:lafocus
川普政府上任後要求聯邦機構終止 DEI 計畫,並無預警裁撤 DEI 部門人員(被裁的部門還有很多),除了輿論嘩然,眾多人權組織與教育團體更聯合控告川普政府,認為該行政命令侵害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,美國聯邦法官 Adam Abelson 也在 2/21 對川普該政策發布禁制令,暫時阻止其實施。
除了將要面臨法律戰外,許多民眾也相當不滿部分企業縮減 DEI 作為,認為會造成社會退步、少數族群權益開倒車,因此發起「economic blackout」等集體不消費行為,向企業施加壓力 。
媒體報導就指出,大型零售商 Target 在對 DEI 的立場大轉彎後,客流量迅速下降,另一零售巨頭 Walmart 人流也連續三周減少,而堅持推動 DEI 的 Costco 則受到消費者青睞,是唯一人潮連三周增加的企業。
創辦人 Alex:部分企業年初還說 DEI 是公司的 DNA,沒想到川普上台後就瞬間髮夾彎,也難怪民眾無法接受甚至進行抵制,再次證明見風轉舵、搖擺不定才是企業最大的風險。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面對美國政府和少數企業近期的 DEI 動盪,一起來看看來自不同調查的民意怎麼說:
創辦人 Hsin:從這些調查結果可看出,削減 DEI 不僅有違民情,更將直接影響職場氛圍和工作體驗,因此我們看到包括 Meta、Accenture 等企業的員工已紛紛透過社群表達不滿,後續如何?讓我們繼續觀察。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你以為台灣已經很性別平等?薪資數據告訴我們不是。根據勞動部最新資訊,2024 年女性平均時薪為 327 元,但男性則有 389 元,而且差距還比起前一年(15.1%)擴大到 15.8%。
以此數據,官方也換算出今年的「同酬日」增加兩天,變成 2 月 27 日,更糟的是,過去十年並沒有顯數改善,以下是近十年同酬日期:
針對數字,勞動部點名幾個性別薪資差距較大的行業,包括醫療保健業(44.3%)、電子零組件製造業(41.2%)。另外若跨國比較,台灣數字雖然比美(16.4%)、日(29.7%)、韓(29.0%)為佳,但比起歐盟約 12.7%,我們還有很大努力空間。
創辦人Judy:縮小性別薪資差距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,更是提升人才競爭力的要素。企業可從薪資透明化、定期審核薪資、提供平等發展機會、打造共融企業文化等措施來促進「同工同酬」。
不管外頭風雨如何,重視人才的企業不會隨意改變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。全球市值最大企業 Apple 在上週二股東大會中,以壓倒性票數(97.7%)否決保守派智庫提出的 ”終止 DEI 計畫” 提案,此結果符合董事會上月對股東的建議,管理層認為該提案過度干預公司營運。
儘管川普隔天還隔空喊話要求 Apple 終止 DEI,Apple 執行長 Tim Cook 強調,一直以來 Apple 的優勢就是來自於聘用最優秀的人才,透過合作文化讓多元人才一起創新,且 Apple 的 DEI 規劃本來就沒有針對種族或性別的配額。
除了 Apple 之外,飲料龍頭可口可樂也重申對 DEI 的重視,其在年度報告中指出,可口可樂是全球性企業,若沒有建立促進創新、協作與共融的企業文化,將會對營運造成負面影響,因此不會調整其 DEI 計畫。
近年日本企業積極調升員工薪資,例如 2024 年度平均調薪即超過 5%,創下歷史紀錄,然而中間卻存在顯著世代差異。根據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調查,34.6% 受訪企業表示,薪資調整主要分配給年輕勞工(30 歲以下),只有 1.1% 選擇分配給資深員工(45 歲以上)。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認為,企業應建立以績效為基礎的薪酬制度,避免導致年齡歧視,如此才有助緩解勞動力短缺。
全球首位公開出櫃的伊斯蘭宗教領袖 Muhsin Hendricks 本月中在南非遭到行刑式槍殺,行兇動機待查。Hendricks 在 1996 年就公開同志身分,並在南非開普頓開設一家清真寺,以非傳統角度解讀伊斯蘭教義,倡議包容信仰,力促 LGBT+ 族群與伊斯蘭教共融,受到人權組織與 LGBT+ 社群高度肯定。
向來在氣候變遷與人權議題積極倡議與行動的美國資深演員珍芳達(Jane Fonda),日前獲頒第 31 屆美國演員工會終身成就獎,其在演說中特別強調,同理心不是軟弱或覺醒,而是關心他人,並以民權運動與石牆事件鼓勵好萊塢應鼓起勇氣行動,幫助弱勢社群,更表示自己也不會停下來。短短 8 分鐘的演說引來全場掌聲與共鳴,更有不少明星眼眶泛紅。 A+:你可以想像珍芳達已經 87 歲了嗎?
人口老化是職場勞動力迫在眉睫的議題,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避免,但企業做好準備了嗎?本週 CXO直播將邀請在 20 年前就開始打造友善家庭職場,並積極布局友善長照職場的普萊德科技。永續辦公室執行長 Jessie Lu 將分享公司如何建置家庭照顧者平台、提供多元學習管道,更把以人為本的精神與企業文化緊密結合。週二晚上 20:00 記得上線喔。
每年 3/8 是大家都很孰悉的國際婦女節,倡議所有女性都應享有基本人身安全、不被歧視、擁有受教權、選舉權與免於恐懼的自由,而國際上第一次慶祝婦女節的時間已可追溯至 114 年前(1911 年)。同一周 3/10 同樣由聯合國訂為國際女法官日,期待更多女性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和司法案件審理,讓不同性別的觀點能在司法領域裡展現。
金管會上週宣布,全台 1,874 家上市櫃公司必須在今年股東會中,明定提撥一定比例盈餘替基層員工加薪或給予員工酬勞,2026 年開始適用,也就是公司今年如果有盈餘,就必須調薪或增發獎金。此政策是為了避免資源過度集中在大股東分紅和少數中高階經理人,落實留人留才促使企業永續,也鼓勵更公平、更透明地分配資源。
「疫後員工需求改變,公司還可以提供什麼讓員工能更放心地工作?重要的其實不只是形式上的內容,而是管理風格與方式。時代在變,主管要用與時俱進的態度迎接挑戰,而非拘泥於過去經驗。」
【上一期】麥當勞教我們的事|104-職場 DEI 加速報 【下一期】想當主管,要先取對名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