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10

職場媽媽去哪了?|138-職場 DEI 加速報

你喝過「3 萬元一杯」的咖啡嗎?☕️

 

不意外,奢華商品來總是自杜拜,當地一家名為 Julith 的咖啡館最近推出全球最貴的限量咖啡「Nido 7 Geisha」,每杯要價約台幣 3 萬。這款極為稀有的精品咖啡豆產自巴拿馬,在今年的全球咖啡拍賣會上創紀錄獲得 98 分高分,甚至有評審給出滿分。

 

不過,這一口喝下去應該不只咖啡香,還帶點錢的味道吧。

source:julith coffee

職場媽媽去哪兒?

美國職場正面臨一場「媽媽離職潮」!根據美國政府統計,今年截至 8 月份,約有 45 萬名女性離開勞動市場,創下疫情以來新高,尤其是育有年幼子女的媽媽更是不斷退出職場。

 

為何如此?疫情期間彈性或遠距工作盛行,許多媽媽因此能夠回歸職場,不過現在愈來愈多公司要求員工回辦公室,讓承擔照顧工作、尤其是育兒的女性進入職場的門檻又被拉高。另外,兒童托育補助減少、移民政策收緊導致照護人力短缺、托育成本暴漲等,都讓媽媽們寧願選擇「在家照顧」。

 

雪上加霜的還有 AI 興起,客服、行政等這類女性比例較高的職位,也面臨更高的裁減風險,加速了這波「女性退職潮」。

 

創辦人 Judy:人才離職可能不只是個人選擇,公共政策、職場支持不足都是潛在因素。當越多女性被迫離開職場,就不只是性別議題,更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警訊。

 
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
關於 DEI 員工要的是真愛

如果你也在好奇老闆怎麼看 DEI,Businessolver 最新《2025 State of Workplace Empathy》調查報告針對美國超過 3,200 名員工、HR 與高階主管,揭露了三個不同視角。

CEO 很矛盾

  • 85% 的 CEO 認為 DEI 對自己跟企業都很重要

  • 只有 57% 表示公司真的有在推動(比去年減少 17%) 

HR 很認同

  • 63% 的 HR 說公司有在做 DEI(比去年增加 3%)

  • 85% 認為 DEI 對自己/ 個人價值特別重要

員工很需要

  • 71% 的員工將 DEI 視為選擇雇主的重要指標,Z 世代高達 82%,Y 世代也有 76%

  • 只有 52% 的員工說公司真的有在做(比去年減少 3%)

  • 在有推動 DEI 的企業中,88% 的員工覺得能做自己,90% 對公司更有歸屬感;相反地,在沒有推動 DEI 的公司中,員工離職可能性則高出 35%

創辦人Alex:對的事持續做,員工會給出最真實的回饋。

source:Businessolver

 
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
擁抱工作錯了嗎?

還記得上期我們聊到「Office Frogs(辦公室青蛙)」?頻繁跳槽確實嚇人,但一直待著不動也不見得是好事。現在流行起一個新詞叫「Job Hugging」(擁抱工作),根據求職網 Monster 調查,約 48% 的員工說會因為舒適感而「戀棧」,相關數據包含:
 

  • 75% 的人預計未來會在同個職位上再待兩年
  • 59% 的人認為「抱緊不放」的現象會更普遍
  • 原因包含薪資福利(27%)、工作保障(26%)

不過,從企業角度來看,Job Hugging 也可能變成隱憂。為什麼?從另一份來自 ResumeBuilder 的調查發現,那些「不離開也不成長」的員工,可能抗拒 AI 新技術、刻意延長工時(27%)、對主管拍馬屁(23%)等,長久下來,公司反而付出更高的成本,生產力卻打折。

 

創辦人Hsin:企業要觀察的不只是留任率,還要了解員工的投入度,並提供清晰晉升路徑、讓工作有意義,以及人性化制度。唯有讓員工「想留下」而非「不敢離開」,才是企業與人才雙贏。

 
你該知道企業發生什麼事

DEI 模範生:加拿大航空 

加拿大航空(加航)Air Canada 有多 DEI?不只說不完,還「獎不停」!光是今年就獲得加拿大最佳多元雇主、國際航空運輸協會(IATA)DEI 最具貢獻企業、Workplace Benefits Awards《DEI Program》獎項。

 

「打造更具共融性的職場」不只被放在官方網頁最核心的位置,也是落實各項行動的指北針。

 

⭐️完善架構:由執行長領導的 DEI Executive Council、高階主管組成的 DEI Committee、跨部門 DEI Champions,以及專責 DEI 團隊,層層推進

 

⭐️系統推動:以「C.A.R.E.」模型推展 DEI,包括社區參與(Community Outreach)、當責機制(Accountability)、多元代表性(Representation)、員工參與和歸屬感(Engagement & Belonging)

 

⭐️目標導向:高階主管設定 DEI 績效指標,員工調查也持續優化 DEI 題組,並積極參與加拿大政府《50/30 Challenge》計畫,實現人口多樣性。

 

⭐️融入制度:擴大導師計劃,將 250 名代表性不足群體的初階管理者與 220 名高階主管配對;實施包容性招募,確保人才組成反映社會人口樣貌

 

⭐️全員參與:員工自主成立 7 個 ERG,且過去一年會員數翻倍,共舉辦 55 場活動,總訓練時數超過 1,400 小時

 

⭐️對外倡議:與外部機構合作,鼓勵女性、黑人與原住民等群體投入航空業,並積極參與社區多元性活動,例如贊助全國各地的同志遊行

 

⭐️結合營運:6 月推出了由全體機組員都是 2SLGBTQIA+ 群體的彩虹航班,以最鮮明的方式挺身支持。

 

加航的 DEI 作為,不是「擺個旗子、活動拍照」,而是從治理架構、人才發展、員工群組、制度規劃到外部倡議,面面俱到!

 
你該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

麻州實施薪資透明法

美國麻州於 10 月底實施新的薪資透明法,要求擁有 25 名以上員工的公司,在發布職缺或內部調職時,必須公開薪資範圍,且允許員工可查詢自己職務的薪資區間,雇主也不得因員工提問而報復,違者將面臨罰款。目前紐澤西州、加州、夏威夷州、明尼蘇達州等超過 10 州都已有類似法規要求。

阿富汗女足回來了

在經歷多年禁令後,阿富汗女子足球隊終於重返賽場!塔利班政權過去禁止女性參與體育運動,球員被迫終止運動生涯,甚至必須銷毀制服、藏匿獎盃。如今他們終於在摩洛哥賽事中重新上場,儘管該隊尚未被 FIFA 正式承認為阿富汗女子國家隊,這次復出仍被視為人權勝利。 A+:很難想像女性在阿富汗的處境啊 😰
 
你還需要知道這些事

🚘 老人就不該開車上路?

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大數據公司合作分析新聞社群資料,發現網路上對高齡的負面用語,最常圍繞在「開車」與「詐騙」,顯示社會將高齡者視為「需被管理的群體」與「公共風險來源」。然而,實際問題可能不在「老了」,而是制度與支援系統沒跟上,因此調查建議:與其說「老人不該上路」,更該討論「如何讓道路更安全、交通環境更友善」。

📣 小心包裹有「詐」

想不起來自己買了什麼?可能不是你忘記了,而是「幽靈包裹詐騙」!雙 11 購物潮來臨,新北市政府特別提醒民眾,當收到類似通知時,請先冷靜回想是否真的有下單,或者直接聯絡寄件人確認,如果寄件人資訊模糊,顯示「代寄」、「非賣家」等,就可能是詐騙。萬一付款了怎麼辦?儘快撥打 165 反詐專線,並保留相關證據。 A+:別失心瘋買太多也能降低風險喔
 
 

用聽的掌握 DEI 趨勢【Alpha plus Podcast 】EP.40 職場媽媽去哪兒?
【上一期】董事長都是年長男性?|137-職場 DEI 加速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