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21

學習 AI 最容易忽略這件事|111-職場 DEI 加速報

你有注意到 Blue Origin 首次全由女性組成的的太空任務嗎?

 

包含流行音樂天后 Katy Perry 在內,六名組員已在上周完成旅程並順利返回地球,雖然只是短短 10 分鐘的太空之旅,卻已創下極具性平象徵的歷史紀錄。咦,這會不會讓川普氣噗噗?畢竟 Blue Origin 是聯邦政府承包商。

 

讓我們繼續看下去...

source:Blue Origin

性別平等全球趕進度

縮小性別不平等是全球性的運動,包含澳洲、荷蘭等國家近期都有新進展,而台灣的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法也邁入一周年,有哪些成果呢?

  • 澳洲:三月底立法通過要求 500 人以上企業,需從六大領域中選擇三項設定量化目標,包括性別薪酬差距、女性於董事會/高管比例、育兒與家庭照顧者支持、性騷擾防治、員工諮詢管道與職場文化包容性,且必須在三年內有具體進展,若未達成將被公布,且可能失去與政府合作機會。

  • 荷蘭:歐盟《薪資透明制指令》要求成員國要在 2026 年 6 月前完成國內立法,因此荷蘭政府近期已發布草案,預計第三季提交。內容包含雇主不能詢問求職者過去薪資、需讓員工了解核薪標準,以及企業需定期報告性別薪資差距。 

  • 台灣:因 #Metoo 運動帶起的性平三法修正案上路滿一年,根據勞動部統計,去年有 1,577 件申訴案,127 人因此遭解雇,申訴人中女性占九成,性騷擾形式以肢體及口語為大宗。民團則指多數企業仍不知如何妥善處理性騷事件,也未積極落實防治,政府應強化監督機制。

 
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
不作 DEI 小心 DIE

身為全台最受歡迎的 DEI 電子報,我們分享過許多國外數據與報告,而國內唯一針對 DEI 進行分析調查的《天下學習》,日前則發布第三年報告《台灣企業員工 DEI 大調查》,快速摘要如下:

 

⭐️ 96.7% 表示公司如何處理歧視/霸凌議題,會影響消費意願與印象

⭐️ 55.3% 願意為沒有歧視的企業工作,只有 5% 會繼續留在有歧視的公司

⭐️ 48.2% 不認同川普政府 “反 DEI 政策”,30.5% 的人說沒意見

⭐️ 從基層員工到負責人,女性認同兩性職涯發展機會平等的比例都低於男性,其中高階主管的差距最大

⭐️ 最認同「不論個人角色為何,同事間都彼此尊重相待」的是 X(74.7%) 和 Z(79.9%)世代,Y 世代則對「公司提供免於歧視與騷擾的工作環境」有最高的認同感(74.8%)

⭐️ 所有世代 “砲火一致” 最不認同「公司裡得到升遷與肯定的人,通常是合適的人選」,X/ Y/ Z 世代分別是 46.4%、41.3%、50.3%

 

報告指出,台灣員工倦怠感高居全球第一,勞動力與人才短缺更被世界經濟論壇(WEF)列為台灣第二大風險(第一是能源短缺),何況相較歐美企業的 DEI 旅程,台灣才正要起步,因此縱使川普攪局,DEI 仍是台灣企業「必須」而非「應該」做的事。
 
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
學習 AI 誰都不能掉隊

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們的工作模式,企業也紛紛投入資源協助員工學習,但你可否想過:會不會有人沒跟上?

 

年齡歧視一直是職場中很普遍但又容易被忽略的議題,尤其台灣勞工快速高齡化,企業更應打造「全年齡友善」的職場。世界經濟論壇(WEF)也提出四個關鍵,幫助企業以更 DEI 的方式推動 AI 學習:
 

  1. 根據不同群體員工設計培訓計畫
  2. 建立跨世代合作機制,打破學習盲區、提升團隊協作
  3. 排除 AI 學習資源的使用者偏見與門檻 
  4. 打造鼓勵學習的文化,激發員工學習動力

創辦人 Judy:成功的 AI 轉型,不僅是技術的升級,更應讓每位員工在這場變革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。唯有如此,企業才能真正發揮多元團隊的創新力,否則只會造成人才發展落差,企業競爭力甚至因此下滑。

 
你該知道企業發生什麼事

主管參與是 ERG 成敗關鍵

ERG 是企業推動 DEI 的標配一點都不誇張,不僅超過九成的《財富 500》企業都有,Netflix 和 Dell 更是各有 18、13 個 ERG。成立 ERG 不難,難的是怎麼經營、怎麼持續與怎麼創造效益。

 

Dell 人資文化共融長(Chief people, culture and inclusion officer)Vanice Hayes 上週在線上論壇分享,高階管理者(C- suite)的參與是關鍵。CEO Michael Dell 就要求他的每個直屬部屬 (one down) 需擔任至少一個 ERG 的「贊助者」(excutive sponsor),因此 Dell 全球 12 萬名員工中,加入 ERG 的比例高達 52%。當員工看見最高管理層都投入,自然就會感受到公司的重視與承諾,帶動與影響更多員工參與 ERG。想成立 ERG 卻不知怎麼開始?歡迎找 Alpha plus|最 DEI 的夥伴

 

創辦人 Alex:ERG 在歐美發展已相當成熟,關注的議題與族群也很細緻,但台灣企業對 ERG 仍很陌生,即使有設 ERG 可能也僅偏向「辦活動」,建議企業應更有策略地經營,才能充分發揮其內外效益(如員工體驗、人才招募、公益服務等)。

 
你該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

日本秋田將生理假改為健康管理假

不好意思請「生理假」?日本秋田縣政府今年起將生理假改名為「健康管理假」,原因是根據調查,雖然高達九成職員知道有生理假,但由於「不想說出生理期」、「身邊同事都沒請」等壓力,故即使 63% 的人過去一年曾想請生理假,實際申請的比例卻只有 8%,且有 23% 的人說會改用其他假別來申請。縣府希望藉由改名,降低職員的心理負擔。

峇里島禁經期中的遊客進入寺廟

峇里島於三月下旬發布最新旅遊行為準則,其中最讓人驚訝的是,要求正處於月經期間的遊客不得進入當地寺廟,理由是「經血不潔」,否則會產生痛苦、昏厥,甚至靈異事件,同時也會為周邊居民帶來災害或疾病。官方正組成專案小組進行監管,違者可遭罰款或坐牢。但怎麼查呢?隻字未提。 A+:... … … 😐

 
你還需要知道這些事

🌏 4/22 呼叫地球人

眾所皆知 4/22 是「世界地球日」(Earth Day),旨在喚起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。自 1970 年舉辦第一屆以來,至今已走過 55 個年頭,目前共有 192 個國家參與。今年主題為「地球力」(Our Power, Our Planet),呼籲全球攜手合作,推動政府與企業加速能源轉型,力拚 2030 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三倍。

 

🧋 頭殼裝塑膠嗎

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近日發表於《腦部醫學》期刊的研究,其分析 1997 至 2024 年間的大腦樣本,發現 2024 年樣本中的塑膠微粒(microplastics)含量比 2016 年高出 50%。約同時間發表於《自然醫學》的另一項研究也指出,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的塑膠微粒比一般人高出 3 至 5 倍,顯示塑膠微粒可能與神經退化性疾病存在關聯。雖仍需更多臨床研究佐證,但專家建議民眾日常應盡量減少使用塑膠,不僅有益健康,也有助於環境永續。 A+:常吃便利商店食物的人注意了...

 


【上一期】洗澡也要 DEI|110-職場 DEI 加速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