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19

「頭髮」也會造成歧視?|115-職場 DEI 加速報

沒時間看電子報?現在你可以「用聽的👂」掌握 DEI 新知!

 

我們的《職場 DEI 加速報》已經上架至各大 Podcast 平台,無論你用 SpotifyApple Podcast 都能隨時收聽,不管是在通勤、煮飯,還是耍廢滑手機,都可以輕鬆吸收最前線的 DEI 大小事,還能分享給同事一起學習!

 

還有還有,別忘了給我們五星好評喔。

美國企業董事會白人男性不再獨大

美國企業董事會組成出現歷史性轉變:女性與有色人種首度合計占過半數席次。根據 ISS-Corporate 為彭博社整理的數據,女性與非白人男性首次佔據標普 500 指數公司逾 5,500 個董事席位中的 50.2%,相較五年前白人男性占比則高達 59.8%。

 

細看族群分布,黑人董事目前約佔 12%,是首個在董事會席次中達到與美國總人口比例相近的群體。然而,拉丁裔董事仍只有 6%,遠低於其約佔全國 18% 的人口比例。白人男性雖降至約 49%,仍明顯高於其在總人口中約 30% 的比例。

 

這樣的轉變,與幾項重大事件息息相關,包括 2019 年加州立法要求企業董事會女性席次達標、2020 年佛洛伊德事件等,皆引發企業反思與承諾,並積極推動 DEI,加速了領導結構多元化。不過,這不代表白人男性的影響力被削弱,他們在多數公司中仍擔任要職、握有決策權。

 

創辦人 Judy:真正的 DEI 並不是排他、削弱專業,而是確保具備實力的人才不會因身分背景與偏見而被排除。然而,在當前川普政府反多元化的政治氣候下,這些進展是否因此停滯甚至反轉,仍值得持續觀察。

 

 
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
「頭髮」也會造成歧視?

根據 Dove 與 LinkedIn 於 2023 年共同調查 2,990 位女性的結果顯示,25% 的黑人女性曾因頭髮而被拒絕面試,因此有 41% 的人面試前會將捲髮改成直髮。

 

不只如此...

  • 黑人女性的髮型被認為不專業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 2.5 倍
  • 44% 黑人女性認為應將頭髮燙直以符合社會期待
  • 捲髮或爆炸頭等遭遇微歧視的機率比直髮高出 2 倍
  • 超過 20% 的黑人女性因為髮型被迫離職

《皇冠法案 The Crown Act》因此而生

The CROWN Act (Creating a Respectful and Open World for Natural Hair Act) 是美國一項「以終結對自然髮型歧視」而制定的法案,保障人們不因髮型而在職場或學校遭到排擠。這項法案源自對黑人群體的系統性偏見修正(自然捲髮、髮結、雷鬼頭等),至今已有超過 20 州通過。

 

創辦人 Alex:頭髮/ 髮型跟我們之前談過的刺青一樣,都屬於「容貌」的一部分,若雇主與員工缺乏意識,就可能導致容貌歧視而有違法風險。面對日益多元的人才組成與年輕世代的自我意識崛起,企業應及早建立管理無意識偏見的文化與制度。
source:The CROWN Act
 
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
你也在「微輪班」嗎?

「微」正夯,什麼意思? 104 期我們介紹過「微退休 Micro-Retirement」,這次則是「微輪班 Micro-Shifts」,指的是單次工作時間在六小時以內的工作模式。這種模式強調聰明工作而非長時間勞動,讓員工能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更佳平衡,尤其適合需要彈性安排時間的族群,如學生、照顧者或兼職工作者 。

 

毫不意外,這個新名詞依然來自於 Z 世代的職場期待。全球勞動力管理平台 Deputy 日前針對近 43 萬名輪班工作者所做的調查指出,Z 世代最愛這種高彈性的工作模式(51.5%),其次是 Y 世代(27.4%)和 X 世代(12.9%) 。另一方面,在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,微輪班也有助於從事更多份工作、減低經濟壓力。除了常見於服務與餐飲業之外,承擔更多照顧責任的女性也是使用輪班工作的大宗 。

 

創辦人 Hsin:隨著科技進步和人才在生命階段的不同需求,工作型態勢必越來越多元。越早將新世代的特例視為新時代的趨勢並且提早因應的企業,更有機會獲得多元人才的青睞。

 
你該知道企業發生什麼事

更年期友善企業 - CVS Health

當人口老化、員工平均年齡持續上升成為職場常態,每個人都會經歷的「更年期」,也成了企業必須面對的議題。根據研究,更年期每年對全球生產力造成高達 1,500 億美元的損失,且女性在此期間的收入普遍下降,對教育程度較低、以勞力/重複性工作為主的女性影響更大。因此,許多企業開始意識到「更年期友善」的重要。

 

2024 年榮登《財富全球500強》第十名的 CVS Health,日前成為美國第一間獲得 MiDOViA 認證的「更年期友善企業」,其措施包括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員工敏感度、提供主管實務導向的線上課程(例如如何回應員工因更年期提出的工作調整需求)、成立同儕支持團體、舉辦員工經驗分享會等,鼓勵經驗交流、減少汙名。

 

CVS Health 執行長 April Haberman 表示,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從投資報酬(ROI)的角度,重新評估更年期支持方案的價值,因此這類倡議仍會持續成長。她強調,取得認證並非終點,而是推動組織文化變革的起點,讓更年期真正成為職場日常的一部分。

 
你該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

美國要求瑞典縮減 DEI

瑞典斯德哥爾摩市政府五月初接獲美國大使館來信,要求該市縮減 DEI 計畫,否則必須向美國法律團隊提供說明。此舉立即引起瑞典民眾憤怒,副市長 Jan Valeskog 更表示「極度荒謬」,並強調「DEI 是斯德哥爾摩堅守與捍衛的基本價值」。由於法國、丹麥與比利時企業也陸續接獲類似要求,歐盟目前正考慮對此提出統一應對。A+:真是管到海邊了

天主教教會嚴重性別失衡

日前梵蒂岡西斯汀教堂煙囪冒出陣陣白煙,象徵 133 位樞機主教歷經四輪投票後達成共識,選出良十四世,成為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。與此同時,教堂附近也升起一縷由天主教女性團體點燃的「粉紅煙」,呼籲外界正視並改變神職體系中的性別不平等。不平等有多嚴重?除了 133 位參與投票的樞機主教全為男性外,在整個閉門會議期間,這些主教唯一會接觸到的女性,只有負責打掃房間與送餐的修女。

維基暗藏性平危機

你常用維基百科(Wikipedia)嗎?其實它存在明顯的性別不平等。根據巴塞隆納大學 Núria Ferran-Ferrer 博士的分析研究,維基百科上只有 19% 的人物條目是女性,女性編輯者的比例更只有 10~15%。這樣的失衡可能讓女性在各領域中的貢獻沒有被充分呈現,而維基百科的內容又常被用來訓練 AI 模型,更可能強化系統性的偏見。

 
你還需要知道這些事

😨 二成民眾曾因外貌遭不友善對待

陽光基金會日前公布《民眾對外貌意向與經驗調查》,結果顯示每 5 人中就有 1 人曾因外貌遭遇不友善對待。其中最常見的是「被取不喜歡的外號」(19.3%),其次為「因外貌遭取笑」(17.3%)、「受到言語批評」(15.5%)以及「被他人多看一眼」(14.9%)。陽光基金會指出,儘管職場環境已愈加友善,但特定族群(如女性)仍時常面對外貌偏見與不恰當的玩笑,反映出社會在這方面的意識仍有待提升。

🌤️ 台灣首宗氣候訴訟結果出爐

綠色和平、環境法律人協會及四名潛在氣候災難的潛在受害者於 2021 年提起行政訴訟,指控經濟部「用電大戶條款」對企業使用再生能源的要求過低,違反《環境基本法》,並侵害人民生存權、健康權與世代正義。然而,本月初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敗訴,指出用電政策涉及經濟、能源、環保等多方利益,難以單憑環保觀點認定違法。本案為台灣首件以氣候變遷為訴訟主軸的行政訴訟。

 
 

【上一期】股神巴菲特的退休忠告|114-職場 DEI 加速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