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壓力超大嗎?到博物館走走吧。
這不是博物館的業配,而是瑞士小鎮 Neuchâtel 前陣子推出的藝術治療試行計畫。醫生可針對合適的身心患者開「博物館處方箋」,讓他們免費參觀當地的三個博物館和植物園,不只鼓勵患者多出門走走,同時能透過欣賞藝術作品放鬆心情療癒身心。據說未來還可能擴大到劇場等其他文化活動喔!
source:sseinitiative.org
國際驕傲月即將到來,全球共有 14 個國家、15 間證券交易所於 5/14-5/23 首次聯合發起「為 LGBTIQ+ 平權敲鐘」(Ring the Bell for LGBTIQ+ Equality)活動,以行動響應 517 國際不再恐同日。
這場意義非凡的活動由聯合國永續證交所倡議組織(SSE Initiative)、Koppa(LGBTI+ 經濟倡議組織)、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(OHCHR)共同發起,集結了來自澳洲、比利時、加拿大、丹麥、法國、德國、英國、美國等 15 個交易所高層、企業領袖、公民團體與投資人,一同敲鐘傳遞對多元平權的支持。
聯合國全球盟約執行長 Sanda Ojiambo 表示:「共融性不只是道德責任,更是明智的商業策略」。這次的敲鐘行動不只是儀式,更是一場集體呼籲:真正友善的職場,應從制度與文化兩端,落實對每一位員工性別、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的尊重。可惜的是,此次活動沒有任何亞洲國家參與,而號稱亞洲性平程度第一的台灣,未來是否也應該加入,與世界一起發聲?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過去我們整理過許多北半球國家對於 DEI 的看法,這一期來看看南半球的澳洲是怎麼想的。
對 1,127 位董事來說 (根據澳洲企業董事機構 AICD 最新發布的《Director Sentiment Index》)
對 1,000 名員工來說 (根據人力資源科技平台 Rippling 最新發布的《Workforce Dynamic Report》)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職場如果缺乏同理心,代價會比你想像中大得多。根據 Businessolver 最新發布的《職場同理心報告》顯示,在欠缺同理心的工作環境中,員工的心理健康、留任意願與歸屬感都會受到嚴重衝擊。幾個關鍵數據包含:
這些數據不只是警訊,更直接反映出職場缺乏同理心所帶來的高流動率、生產力下滑與信任危機,最終對企業造成難以忽視的人才損失與營運風險。
創辦人 Judy:真正有韌性的組織,必須在追求績效的同時,也建立一個讓員工有安全感、能被傾聽與理解的職場文化。同理心不只是軟實力,更是企業永續成長的硬底氣。
在美國 DEI 風波之際,許多企業都以實際行動展現對 DEI 的堅定支持,日前任天堂(Nintendo)美國總裁 Doug Bowser 受訪時也表示,早在「DEI」這個詞出來之前,任天堂就已經在推動 DEI 計畫,未來也會持續努力。
他強調,任天堂一直很重視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才,致力打造一個讓每位員工都能自在發揮的環境。更重要的是,擁有多元人才的視角,更能幫助任天堂開發出讓全球玩家都有共鳴的遊戲體驗。顯見對任天堂來說,DEI 並非口號,而是早已融入品牌核心的文化。
說到對多元族群的投入,全家便利商店一直走在最前面!除了早就積極聘用中高齡與身障朋友、打造移工友善的消費場域、推出穆斯林商品,最近更與賽珍珠基金會合作,開出全台第一間「新住民就業友善便利商店」。
台灣的新住民與新二代人口已經破百萬,不僅是高潛力的消費族群,也是各行各業都想爭取的勞動力。而全家為了讓夥伴快速上手,特別透過多語系教學輔具、標示母國的友善名牌、由具社工背景的店長輔導、舉辦入職前的職場體驗營、擬定更短時數的彈性排班制度等。這些貼心的設計,不只幫新住民融入職場,也是在為更共融的社會努力。
卡達於本月 10 日舉辦了該國首次的身心障礙者就業博覽會。根據統計,卡達約有 78% 身障者處於失業狀態,主辦單位 Life Skills Hub 希望藉此活動提升企業對於身障者就業權益與友善職場的意識,未來也計劃舉辦更多活動,以促進包容性招聘,並表示此與國家願景「National Vision 2030」一致,該計畫目標是將卡達轉型為多元、可持續且高度發展的社會。
source:rainbowmap
ILGA-Europe 每年會根據歐洲各國對 LGBT+ 族群的法律保障與政策實踐進行排名,並編製「Rainbow Map」,日前最新結果出爐,前五名最友善的國家依序是馬爾他、比利時、冰島、丹麥與西班牙;最不友善的則為俄羅斯、亞塞拜然、土耳其、亞美尼亞與白俄羅斯。值得留意的是,英國一口氣下降七名至第 22 位,主因日前最高法院判決性別定義必須嚴格基於“生理性別”。 A+:馬爾他已連續十年蟬聯第一👍
我們是不是一直提醒大家 AI 若使用不當將導致更嚴重的偏見?不僅 IBM 證實過,紐約市與歐盟也已立法禁止 AI 就業歧視。而台灣終於要跟上,日前勞動部長洪申翰指出,運用 AI 工具招募似乎省時又省力,實則強化了性別與年齡偏見,因此將在下半年提出針對就業、隱私權與勞資關係三個面向的 AI 使用指引,以供企業與勞工遵循。 A+:不囉唆,奉上為各位整理好的「導入 AI 不踩雷:企業必備的 DEI 多元共融策略指南」
台灣核三廠 2 號機已在 5/17 除役,台灣正式邁入「非核家園」,台電也強調將循序漸進發展再生能源。雖然是重要里程碑,但外界格外關注後續供電情形是否能負荷,尤其炎炎夏日正是用電高峰。然而,立法院隨即在 5/21 三讀通過「核三繼續運轉」公投,最快可能在 8/23 與其他公投案一起投票。 A+:可以這樣開開關關嗎 😩
「以新住民(透過結婚而在台灣定居的外籍人士)來說,加計二代超過百萬人;國內龐大的人力缺口,勢必會引進更多外籍勞動人口,移工人口將持續成長,專業人士來台工作的資格也有機會再放寬...」
【上一期】「頭髮」也會造成歧視?|115-職場 DEI 加速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