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看過這麼貼心的追星福利 😍
為了讓粉絲無痛追星,很多演唱會都會提供行李寄放、接駁車或是手機充電等服務。而韓國歌手 GD 上周的大阪演唱會寵粉寵出新高度,還開設了「臨時托兒所」,讓粉絲能 “寄放小孩” 放心追星。這麼暖的舉動,一定讓更多粉絲心甘情願追一輩子吧。(但首先要搶到票嗚嗚...)
你知道嗎?你我正愈來愈靠近「年齡歧視」,因為我們每一分鐘都在變老,加上人口急遽老化、工作年限拉長,打造共融的職場變得比以往更重要。
美國職場社群 Glassdoor 分析發現,今年第一季「年齡歧視」的討論量大幅飆升,而履歷平台 Resume Now 調查也指出,高達 9 成的 50 歲以上員工曾在工作中遭受年齡歧視,常見狀況包括:
但也別太灰心,仍有 81% 員工說「資深」是優勢, 97% 的人相信自己的經驗有受到重視。
創辦人 Judy :系統性的偏見就會變成歧視,若企業沒有及時遏止偏見,不只會流失人才、無法傳承經驗,還會導致法律風險升高。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你聽過各種俱樂部,但你知道「30% Club」嗎?這可不是什麼社交團體,而是一個於 2010 年在英國成立的全球性倡議平台,目標非常明確:企業董事會與高階管理層中的女性比例達到 30%。
為什麼是 30%?這個數字不是隨便喊的。研究發現,當女性在團體中達到約 30% 時,他們的聲音才會真正被聽見,組織的決策品質也會提升,對公司治理和管理效能有顯著好處。
值得一提的是,30% Club 並不主張「配額」,而是透過企業領袖的自願承諾與集體行動推動改變,並以三大支柱為核心:
1. 號召:已在超過 20 個國家成立,並有 1000 多位 CEO 加入倡議
2. 影響:利用高層影響力,推動企業文化與政策改變
3. 賦能:透過跨企業導師計畫等,培養下一代女性領導者
雖然組織名稱是「30%」,但他們的願景當然不止於此,而是最終能達到真正的性別平等:50/50。
創辦人 Alex :30% Club 並未在台灣成立,但台灣的上市櫃企業女性董事比例目前約只有 18% (2024 年),而金管會要求 2025 年起必須達到 1/3,否則必須解釋與說明如何改善。數據是否會有重大變化?讓我們看下去。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你在職涯中曾被騙進公司、或是在求職中也誇大過自己?美國求職網站 Monster 調查指出,高達 79% 的上班族覺得自己是被老闆「騙進來」的,而有 13% 的人坦承求職時說過謊。
💔 雇主騙最大前三名:工作內容職責與描述不符(49%)、企業文化造假(21%)、薪資福利誤導(9%)
💔 求職者騙最大前三名:誇大自己的工作職責(8%)、專業技能(7%)、學歷/證照(3%)
💔 67% 的人覺得一定有同事是靠 “花言巧語” 進來的
💔 85% 的人認為無論哪一邊在 “釣魚” 都是不道德的
創辦人 Hsin :我們都想呈現最好的一面,開濾鏡在所難免,但強摘的果子不會甜,時間會驗證彼此是否合拍,話說太滿不只會翻車,更可能踩法律紅線。
DEI 是歐美企業才重視的?錯。除了日本之外,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印度也正全力推動 DEI,並已從單純倡議走向具體行動。當台灣企業還在猶豫「要不要做」時,印度企業已在政府法規與永續要求下「必須要做」。
政府帶頭立法推動:印度早有《同工同酬法》(Equal Remuneration Act)保障薪資平等,目前正推動薪酬差距揭露,另有《職場性騷擾防治法》(POSH Act),近年更要求企業必須在年報中揭露相關處理。
從口號變成行動: 許多大型企業如 Infosys、Tata Steel 等已將多元化與公平薪酬等指標納入 ESG 報告,並將 DEI 目標列入高階主管績效考核。
AI 助攻去除偏見:印度有高達 72 % 企業導入 AI 協助徵才,不只是為了加速招募,更是用來檢查用語、演算或面試流程中是否藏有無意識偏見。
印度面臨的挑戰雖然不小,例如女性在高階管理層的比例偏低 (僅 18.3%),且有不同地域與語言背景的員工融合問題,但這股「科技 + 法規」雙軌推進的浪潮,已讓印度成為亞洲最積極落實 DEI 的國家。
運動賽事一定得分男女?目前正報名中的 2026 萬金石馬拉松(10/30 截止),本次以「運動平權」為主題,除了有 500 組女性專屬名額,更首創非二元性別組,讓每位跑者自在展現真實的自己,另外視障組也將增設配速員。新北市體育局補充,跑衣設計不再以性別區分,屆時將有五款跑衣隨機配送給選手。
「你敢在會議中說出真心話嗎?你有沒有在工作場合,明明有好點子,卻擔心被同事笑、主管否定,最後選擇沉默?可能不是你不積極,而是組織缺乏『心理安全感』(Psychological Safety)。」
用聽的掌握 DEI 趨勢【Alpha plus Podcast 】EP.38 你愈來愈老,歧視愈來愈近? 【上一期】「長壽長」是啥職位?|135-職場 DEI 加速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