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做事有「Plan B」的習慣嗎?
為了讓大家可以好好午休,法國許多城市規定午後禁止使用除草機。於是, DIY 品牌 Leroy Merlin 就聯手生態放牧公司 Green Sheep,推出了超有創意的「Plan Bêêê」:綿羊除草機。綿羊不只會吃草,牠們的糞便還能當肥料,碳足跡更比機械除草低了許多,重點是:100% 可愛。
喔,對了,「Bêêê」就是法文裡羊咩咩的叫聲 🐑。
你知道嗎?美國企業每週因職安問題損失超過 10 億美元,但其實有個非常有效且低成本的解方:增加董事會的女性成員。
根據美國聖母大學與維拉諾瓦大學學者合作研究顯示:公司中的女性董事比例越高,職場上的安全事故就越少。研究團隊分析了 266 家美國企業近 10 年的數據,結果發現女性董事不僅帶來多元化的觀點,對於風險與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也更敏感,且傾向重視員工的安全與福利,進而推動公司制定更嚴謹的安全政策,因此能降低意外事故的發生機率。
但別以為「有女性就好」,關鍵是讓他們有「實質的話語權」。研究者特別提醒,只有當女性能在關鍵職務發聲、意見被重視時,職場安全才能真正提升。
創辦人 Judy:不只女性,無論任何性別、種族或文化背景,不同的聲音其實是企業成長與創意的動力來源。但光有多元還不夠,唯有打造共融、友善的環境,這些聲音才能真正被聽見、發揮影響力。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你記憶中的芭比娃娃,是不是永遠完美無瑕?其實,玩具大廠美泰兒(Mattel)正積極顛覆這個刻板印象。繼推出義肢芭比、唐氏症芭比與視障芭比後,近期他們再度推出全球首款「第一型糖尿病芭比」,希望讓更多孩子看到「跟自己一樣」的玩偶,從小認識疾病、消除汙名。
這款芭比由 Mattel 團隊與醫療專家及糖尿病患者協會共同合作開發,細緻呈現糖尿病患者的日常:娃娃手臂上貼有血糖監測貼片,腰間配有胰島素注射裝置,穿搭時尚、配件精緻,處處貼近真實。Mattel 表示,希望透過這個設計,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玩耍中看見自己,而其他孩子也能因此提早認識世界的多元模樣,學習理解與同理。
芭比的轉型不只是行銷策略,更是一場關於「多元共融」的教育革命,從義肢、輪椅到各種身心特質,每一款芭比都傳遞著一個訊息:世界的美,來自無數真實又不一樣的人生。
source:mattel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大扁平化浪潮(The Great Flattening)來襲,小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!為了追求效率、削減成本,以及將資金轉投 AI (或者說,要用 AI 取代人力?),包括 Amazon、Google、微軟等近年都有大規模的裁員行動,而這把刀更直接砍向「中階主管」。不只大型企業,根據人力資源平台 Gusto 分析,中小型企業也有類似情況。
不過,這是有代價的。人力管理顧問公司光輝國際(Korn Ferry)在 2025 年勞動力趨勢調查中指出,高達 37% 的員工在其主管 “被消失” 後感到迷惘、失去方向;43% 的高階主管與 40% 的 CEO 則坦言自己難以補位、無法承擔更多管理責任。此外,失去中階管理層後,還要擔心決策與執行斷層、文化無法有效傳承、團隊疲於奔命、員工缺乏即時指導與回饋等,長期下來將直接衝擊企業生產力與成長動能。
創辦人 Hsin:追求效率固然是企業經營的必要條件,但如果只著眼於立即的成本節省,而忽略了溝通品質、組織傳承與領導培養,那麼離開的不只是人力,還有逐漸渙散的人心。
「瘦一點就會找到另一半啦」、「女生素顏不好」、「你就是愛吃零食才會禿頭啊」、「皮膚白看起來就是比較漂亮」... 這些熟悉的日常對話,正是你我都曾說過、聽過、甚至被形容過的「無意識偏見(Unconsious Bias)」。
看似無傷大雅的茶水間閒聊,甚至被認為是讚美的話語,往往來自於我們對「美」的狹隘定義與刻板印象,同時也不知不覺中傷害了他人。為此,美妝保養品集團資生堂(SHISEIDO)今年特別發起了「Unconscious Beauty Bias(UBB)」專案,希望打破社會對「美」的無意識偏見。
透過 SEE、SAY、DO 三個階段(沒錯,正是 “SHISEIDO” 的諧音),帶領我們從認識偏見、勇敢談論到實際行動,推動文化轉變。而前面提到的例子,僅僅是資生堂內部 182 位員工實際經歷的一小部分。正如他們所提:「我們或許無法完全消除每一個偏見,讓每個人都能展現自己,但我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點什麼,讓世界一點一滴變得更美好。」
臺灣資生堂也實踐總部的承諾,過去即曾邀請 Alpha plus 為全體主管進行 DEI 課程,實踐人才永續目標。想了解如何接軌國際?快來了解台灣企業永續最夯的教育訓練!
台灣人發明了閃爍的小綠人,歐洲人則賦予它更多元的意義。早在 2015 年,奧地利、德國等城市就曾將交通號誌換上女女、男男、男女牽手的版本,以倡議同志平權。而日前慕尼黑決定將設置坐輪椅圖樣的號誌,藉此凸顯「身障者在城市空間中被看見的重要性」,預計今年就會完成安裝。 A+:交通號誌也可以很 DEI 🧡
過去幾年因疫情促使遠端工作盛行,員工也普遍希望有這個彈性,但根據日本人力公司 Job 總研日前調查,74.6% 日本上班族今年夏天傾向進辦公室上班,因為公司有「冷凍庫」般的冷氣,在家上班反而要自己負擔冷氣費用。不過也有 24.1% 還是希望遠距工作,因為出門太熱、通勤麻煩。 A+: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難伺候 😂
試行一週工作四天後回不去的國家很多,最新一例是英國。有 17 家公司、共約千名員工去年 11 月開始試行周休三日,結果發現 62% 的員工覺得倦怠少了、壓力小了,效率還變高,參與的公司也全數決定繼續實施,顯示企業跟員工都很滿意。不過並非人人都這麼幸福,部分產業(如金融、服務業)因行業特性與法規限制,周休三日在實務上仍窒礙難行。
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日前共同發布「2025 企業永續追蹤報告」,其在檢視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、TCSA 台灣企業永續獎、天下永續公民獎與遠見 ESG 企業永續獎等四大永續獎的評選制度後,發現許多空汙長期超標、遭多次裁罰或有重大勞動缺失的企業仍年年得獎,例如中油、遠東新世紀、中石化、台聚等。報告呼籲主辦單位應強化評選制度,建立排除條款與撤獎機制,如此才能重建公信力。
「全球多起案例顯示,AI 若沒有結合 DEI,很可能延續甚至放大既有的不公平問題,帶來法律風險與信任危機。對以科技聞名的台灣企業來說,想在 AI 時代中脫穎而出,現在就必須...」
用聽的掌握 DEI 趨勢【Alpha plus Podcast 】EP.25 EP.26 芭比娃娃也打胰島素? 【上一期】「聊天結帳」揪甘心|123-職場 DEI 加速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