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22

讓員工不想走的 6 個秘訣|133-職場 DEI 加速報

這隻手錶「3」和「9」的位置顛倒了,難道是瑕疵品?

 

其實不是,這是瑞士錶商 Swatch 對「關稅帝君」川普祭出 39% 高額關稅的創意回擊:限量款式 WHAT IF...TARIFFS?。售價 139 瑞郎(約 5,300 台幣),推出後立即秒殺,目前已嚴重缺貨。看來不爽的人真的很多,這款手錶也成了關稅荒謬劇的最佳紀念品。

 

對了,因應教師節和中秋節連假,電子報將暫停兩周,我們 10/13 見。

source:swatch.com

心累讓人想請假

越來越多人上班上到「心累」是真的,而且比疫情前還嚴重。英國與美國的最新調查都指出,員工請病假的比例創下新高,而且主要原因就是心理健康議題。

英國 CIPD 調查

  • 2025 年每位員工平均缺勤天數為 9.4 天,比 2023(7.8 天)和 2022 年(5.8 天)明顯增加
  • 心理健康和壓力問題是長/ 短期缺勤的最主要原因
  • 64% 的企業正採取措施識別/ 減少職場壓力,但只有一半的公司認為有效
  • 88% 的企業不只提供心理健康福利,也會強調公平、尊重和心理安全

美國 ComPsych 調查

  • 因心理健康請假的比例比疫情前暴增 300%(2%→ 8%)
  • 因心理健康請假的員工若沒有得到相應支持,請假長度將增加 12%

創辦人 Hsin:人很難找更難留,如果員工又頻繁請假,對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,但這並不是靠提供福利就能解決,因為心理壓力可能就是來自公司文化或主管的管理方式。唯有同步檢視工作環境,才能真正從根本改善問題。

 
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
Daniel 吃得比 Debby 多?

你是否也覺得「男生食量一定比較大」?這其實是大腦為了快速處理資訊而偷懶,讓我們掉入的「無意識偏見」陷阱。上一期我們談到「美麗特權」的外貌偏見,這次來看看因為「性別刻板印象」如何在日常中造成不公平。

 

美國內容創作者 Emily Joy Lemus 日前在 TikTok 進行了一個實驗:她交替使用「男性名字」(如 “Daniel” 或 “Yossi”)和自己真實的女性名字,在連鎖餐廳 Chipotle 點餐。結果發現,以男性名字點餐時,獲得份量普遍更大,連醬料和配菜也較多,代表店員很可能依名字推斷性別,進而影響了餐點份量。這個「姓名 × 性別」交叉作用下的偏見案例,在社群媒體上快速且大量地被傳播,品牌因此蒙受負面影響。

 

每個人因身分與生活經驗不同,難免帶有無意識偏見,若缺乏有意識的管理,不僅可能冒犯他人,還會在職場上形成敵意環境、限制創新、拖累績效,甚至帶來營運風險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「破除無意識偏見」課程特別受到企業歡迎,透過課程建立覺察,能幫助組織在危機發生前降低風險,打造更具包容性與韌性的文化。

 
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
讓員工不想離開的 6 個祕訣

失去一名員工的代價,往往不只是年薪的 1.5~2 倍的年薪成本,還會拖累團隊士氣、增加同事負擔、降低生產力,尤其在 “一人難求” 的大缺工時代,如何營造一個讓員工有 歸屬感(Belonging)的環境,已成為許多企業的關鍵課題。

 

那該怎麼做?全球員工參與平台 Vantage Circle 提出六大方向,幫助企業打造「被重視、被認同、被感謝」的文化,從而有效降低離職率:

 

1.個人化:根據每個人的成就感來源、驅動力與自主性,設計量身訂做的獎勵

 

2.遊戲化:設計點數、徽章、排行榜等機制,讓努力即時被看見與認可,並以視覺化方式呈現,提高團隊合作、形成良性競爭

 

3.高頻率:把握每一次小勝利即時喝采,而不是久久一次的年度表揚,以強化正向行為持續發生,並形塑感謝文化

 

4.同儕情:建立同事彼此給予正向回饋、互說好棒棒的機制,打破僅限主管對部屬的單向關係,進而提高協作效率

 

5.數據導向:分析員工表現與偏好,採用合適的獎勵與溝通方式(例如公開表揚或私下感謝),並根據成效不斷優化

 

6.與永續相關:年輕世代在意的不只是薪水,也重視工作對社會與環境的意義,結合永續與公益的鼓勵機制(例如以員工名義種樹/ 動物保育/ 慈善捐款等),能創造員工與企業雙贏

 

總結來說,關鍵不在於獎勵的大小,而在於是否能讓員工在日常就感受到「我被看見、我很重要」。

 
你該知道企業發生什麼事

建立品牌形象的密碼:DEI 與永續

DEI 不只幫助企業留住人才,對品牌也有大加分。全球媒體情報顧問 Onclusive 最新發布的《歐洲品牌影響力排名》指出,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與 DEI、永續承諾之間有高度連結。換句話說,企業不只是靠產品帶動,讓外界「看見」企業在多元共融與永續上的努力,好感度就會高出競爭者一截,最終也會回饋到營運績效。本次報告中 DEI 表現最突出的前五大企業包括:

  • Tesco (英國最大超市)DEI 是公司核心策略,高層公開承諾,管理層多元性也有明確階段目標,並將 DEI 落實到對員工與顧客的支持
  • Unilever (消費品巨人)在領導層性別多元上有明顯進展,持續擴大代表性不足群體的發展空間,並推動供應鏈公平工資與機會
  • Louis Vuitton(全球最大時尚集團)女性佔 48% 的領導職位,透過 EllesVMH 計畫大力支持女性職涯發展,持續朝 2026 年 60% 的目標前進
  • BP(石油巨擘)努力提升董事會及員工多元化,像是性別、種族和其他代表性不足群體
  • SAP(軟體巨人)目標 2030 年女性比例達 40%,執行長薪酬直接和 DEI 目標掛鉤,每年公開多元化進度

這份研究告訴我們:品牌要有真正的影響力,不僅靠商業表現,更要透過 DEI 和永續承諾來支撐。

 
你該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

尼泊爾史上首位女總理就任

在社群媒體禁令引發的反貪腐暴力示威後,前首席大法官 Sushila Karki 透過通訊平台 Discord 投票推選出任臨時總理,成為尼泊爾史上首位女性領導人。Karki 將肩負起重建國家與籌辦 2026 年大選的重任,還強調「我們必須以 Z 世代的思維來行事」。她同時承諾,明年 3/5 大選後將把權力移交新政府,絕不戀棧權位。

残業キャンセル界隈

「加班就是好表現」、「不能比老闆早下班」等這類老派的職場價值,在日本已經逐漸退潮。年輕上班族目前正興起拒絕加班的風潮,強調準時下班才是真本事,社群甚至出現「取消加班社團」,分享準時打卡的心得,能把時間留給自己才是驕傲。這股風氣透露出心態的轉變,公平的報酬、清楚的界線,以及生活與工作平衡,才是「好工作」的關鍵。
 
你還需要知道這些事

💔 心情不美麗就請假

聽起來很讚,不過公務員才有。行政院上週宣布增訂「身心調適假」,每年可有 3 天,得以小時為單位申請,且不須證明文件、主管不得拒絕,不過會併入事假計算,10/10 就會實施。此外也有其他更友善的調整,例如新進人員第一年就有最低 3 日休假、育兒留停復職後休假及事假會接續計算等,預計明年 1/1 生效。 A+:政府帶頭,企業要跟上喔

🏋️ 台灣簽署女性與運動宣言推動性別平等

新上任的運動部部長李洋,上週與國際婦女與運動工作小組(IWG)代表 Elizabeth Pike 會面,並和立委黃捷共同簽署《布萊頓暨赫爾辛基女性與運動宣言》,承諾將推動運動領域的性別平等。黃捷則特別舉例,台灣女壘隊勇奪世界冠軍,關注程度卻不如男少棒隊,凸顯女性運動仍被忽視的現實,因此呼籲政府應營造一個安全、平權、且真正被看見的女性運動環境。
 

【上一期】六代同堂職場變戰場?|132-職場 DEI 加速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