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15

六代同堂職場變戰場?|132-職場 DEI 加速報

到圖書館不只借書,還可以「借人」?

 

這個點子最早來自丹麥,透過和不同背景的人對話,打破隔閡、減少偏見。其實新北市早在 2014 年就設立了「真人圖書館」,民眾能直接「借」一位真人來聊天提問,增加同理與理解。

 

下次你也可以試試,讓閱讀更有臨場感,或者你也可以報名成為「館藏」的一部分喔。

六代同堂,職場變戰場?

「多代同堂」已是職場常態,先前我們談過五代同堂,不過根據人力管理諮詢公司光輝國際(Korn Ferry)《 2025 勞動力》調查,到了 2033 年將有六個世代同時共存於在職場:從 70 歲以上的族群到剛入行的 Alpha 世代(2010 年後出生),意味著幾乎所有企業都將面臨更嚴峻的世代差異挑戰。
 

  • 對挑戰的感知差異:45% 的嬰兒潮世代(1946-1964 年出生)認為跨世代合作沒有任何挑戰,但只有 17% 的 Z 世代同意
  • 對培訓的需求落差:49% 的 Z 世代期待更好的溝通與團隊培訓,但只有 27% 的嬰兒潮世代認為有這個必要
  • 對價值衝突的感受:37% 的 Y 世代感受到世代價值觀的衝突,但只有 27% 的嬰兒潮世代有同感
  • 對技術差距的觀點:40% 的 Z 世代認為年長同事存在重大的技能差距,但只有 24% 的嬰兒潮世代同意
  • 約一半的嬰兒潮世代覺得自己被排除在技能提升的機會之外

創辦人Judy:多代共存能為企業帶來寶貴的經驗傳承與創新動能,但也可能成為永續發展的最大障礙。企業若能持續推動包容性溝通、破除偏見等訓練,並針對不同世代需求設計相對應的支持與培訓,才能有效縮小世代差距,打造真正的共融職場。

 
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
什麼是「合理調整」?

缺工時代,高薪也不一定留得住人,「在乎人才的個別需求」才是致勝關鍵。勞動部日前推出的《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》就是在提醒企業:真正的留才關鍵在於「合理調整」。

 

所謂合理調整,是辨識員工的個別化需求並提供支持,讓每個人在平等的基礎上發揮潛能。這正是 DEI(多元、平等、共融)中「平等(Equity)」的精神。舉例來說,日本服務業的「請坐椅子計畫」、微軟為神經多元人才設計的「非傳統面試」,都是具體的實踐。

 

談到提供差異化支持,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念頭是「管理上的困難」與「資源上的負擔」。然而,不作為的「隱形成本」,可能遠比想像得更高。這些成本不僅體現在數據上,更反映在企業核心......(閱讀全文

 
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
超過一半主管承認「好看」會加分

「長得好看,成功一半」這句話是真的。根據 ResumeTemplates 最新調查,53% 的招聘主管承認,求職者的外貌特徵(如面貌、體型、種族、髮色)會影響他們的決策,有人甚至只看照片就淘汰了履歷。調查中還有許多令人咋舌的數字:

  • 每五位招聘主管,就有一位傾向錄用「好看」的應徵者
  • 85% 的主管坦言外表會影響他們對求職者能力的判斷
  • 男性主管(61%)比女性主管(46%)更容易受外貌影響
  • 女性求職者比男性更常遭受嚴格的外貌評判

所謂「美麗特權(Pretty Privilege)」不只是不公平,更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才選用。這也呼應了為什麼許多企業將「無意識偏見訓練」列為主管必修課程。如果主管無法察覺自身偏見,就更可能讓偏見在招聘與升遷過程中擴大,結果不僅對個人不公,企業也可能誤用或錯失人才,最終對營運造成傷害。

 
你該知道企業發生什麼事

不只是時尚巨人更是 DEI 標竿 - LVMH

全球最大時尚集團 LVMH 推動 DEI 有多積極?除了我們在 091 期電子報介紹過已連續舉辦三年的「共融之聲」週,早在 2007 年就啟動的《EllesVMH》計劃,更被世界經濟論壇(WEF)選為年度八大 DEI 標竿案例。這個計劃鎖定三大支柱:關鍵職位的性別平衡、薪資平等,以及女性職涯網路。

 

⭐️找出問題根源:2007 年時女性佔全體員工 70%,但在關鍵職位卻只有 23%,原因是缺乏發展機會、跨職級/地區/事業單位交流不足,以及晉升流程存在無意識偏見。

 

⭐️設定明確目標:集團訂下 2025 年女性在關鍵職位要達到 50% 的目標,並確保薪資平等,還要建立全球最大的女性職涯社群。

 

⭐️領導全力支持:此計劃被視為核心業務的優先任務,由 DEI 團隊直接向執行委員會報告。集團內女性 CEO 也親自投入並擔任導師,例如每年舉辦 CEO 午餐會跟同仁交流。

 

⭐️對症下藥解方

  • 檢視人資策略與各職級性別差距,並制定對應措施,確保女性納入接班計劃
  • 推動包容性招募流程,並在全集團進行教育訓練
  • 啟動全球數位導師計畫《EllesVMH Collective》,用 AI 配對跨部門/地區/品牌的導師
  • 建立多元學習平台,課程涵蓋個人品牌、協商技巧、職涯成長等

計劃推行至今成果亮眼,女性 CEO 從 0 增加到17 名,關鍵職務女性比例從 23% 上升至 48%(主管更達 65%),同時成立了 14 個在地女性員工網絡,吸引超過萬名同仁參與,另外數位導師計畫也創造了超過 5,000 名同仁的連結。LVMH 能獲得 WEF 評為全球 DEI 標竿企業,完全實至名歸。

 
你該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

阿根廷企業積極投入多元性別友善

美國人權運動組織 Human Rights Campaign (HRC) 每年發布的 Corporate Equality Index 一直是國際企業關注的指標,衡量企業在支持 LGBT+ 群體上的各項友善作為。而 HRC 日前也針對阿根廷近百家企業進行調查,發現高達 84.9% 的企業擁有 DEI 專責團隊、78.5% 設立了 DEI 委員會,也有愈來愈多企業成立 LGBT+ 員工資源團體(ERG)、提供性別轉換支持等,顯示企業在多元性別友善上的投入正持續擴大。

丹麥立法保護數位身分成歐洲首例

本來就滿天飛的假資訊,在 AI 深偽技術(Deepfake)的「助攻」下更加活靈活現,詐騙犯罪因為影像與聲音幾可亂真而變得更加猖獗,甚至升級為國安問題。為了保障人民在網路時代的自主權,丹麥於 6 月提出一項劃時代的草案:賦予個人對自身臉部特徵、聲音與身體的控制權,可要求平台移除未經同意的 AI 生成內容/ 模仿,並可主張損害賠償,另外若平台接獲通知後未迅速處理,將可能面臨「嚴重罰款」。
 
你還需要知道這些事

🚼 請照顧假與育嬰留停更有彈性

行政院本月初通過「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方案」,放寬育嬰假及家庭照顧假申請彈性,前者能以「日」為單位,後者可按「小時」申請,對於有臨時照護需求的勞工而言將更方便,預計明年 1/1 上路。然而,針對同步放寬讓企業可要求職務代理人提高加班時數上限,民團認為此可能導致代理人對請假者的不滿、加劇職場衝突,並認為增加公共托育的資源,才是根本解方。

⚖️ 9/18 國際同工同酬日

同工同酬理所當然?理論上是,但實際上還沒做到。由於長期結構導致的不平等,全球女性平均薪資比男性少了 20%,為了喚起關注,聯合國自 2019 年將 9/18 訂為「國際同工同酬日」。另外各國也會有自己的版本,例如台灣會依據前一年薪資,計算女性需要額外工作多少天才能賺到與男性一樣的收入,而 2025 年同酬日為 2/27(女性要多工作 58 天),去年則是 2/23,顯示薪資差距沒有縮小。 A+:想點播一首〈金包銀〉......
 
 

用聽的掌握 DEI 趨勢【Alpha plus Podcast 】EP.34 六代同堂職場變戰場?

【上一期】你在辦公室哭過嗎?|131-職場 DEI 加速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