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假?!台北是「全球最讓人不想離開的城市」?
國際建築顧問 Gensler 發布的《2025 全球城市脈動指數》中,台北在「居民不想搬離」的比例拿下全球第一,超越新加坡、東京、哥本哈根等城市。原因除了交通便利、醫療完善與高安全感,還有生活成本相對可控、社區凝聚力強。
你對這個結果感到意外?仔細想想,台北真的很便利又宜居啦。
source:Mercer
台灣近日颱風連環來襲、淹水成災,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,但不只台灣,全球各地也不斷上演各種極端氣候,不僅影響員工安全,更直接衝擊企業營運。根據人資管理顧問 Mercer 日前發布的《2025 年美國健康與福利策略調查》顯示:
而針對應對計畫,具體作為包括
創辦人 Judy:無論是美國還是台灣,氣候風險已經成了 HR 的新變數。與其等災害來襲手忙腳亂,不如現在就將員工安全與營運韌性納入制度,才撐得過下一場暴雨。
你該知道關於 DEI 的事
AI 已融入我們的日常,可是它公平嗎?恐怕不是。德國 THWS 大學研究發現,在模擬薪資談判時,即使求職者條件完全相同,ChatGPT 建議女性開的價碼卻遠低於男性。
舉例來說,同樣是「在丹佛應徵高階醫師職務」,如果是女性人設,AI 建議的年薪是 28 萬美金;換成男性,數字直接跳到 40 萬美金,足足差了 12 萬!研究指出,這並非 AI 刻意歧視,而是因為它的訓練資料本身就反映了現實世界的偏見,例如女性在職場談判中較保守、少爭取,AI 吸收這些資訊後,便在回應中重複甚至放大了這種偏見。
而且,影響不限於性別。研究也發現,少數族裔、移民背景的人,獲得的薪資建議通常也比較低,例如同樣條件下申請同一職位時,亞裔男性的開價建議更高,西班牙裔女性難民則被壓到最低。
創辦人 Hsin:AI 偏見的來源就是人類偏見,企業在依賴 AI 作決策的同時,得隨時檢視與修正,才能確保它是促進公平的力量,而不是歧視的放大器。
你該知道職場發生什麼事
為了在求職時雀屏中選,隱惡揚善或誇大其辭是人之常情,履歷平台 ResumeLab 作過調查,高達 70% 的求職者曾在履歷中撒謊。日前 StandOut CV 對 2,100 名美國人的調查更發現,履歷作假有「世代差異」:Z 世代 80.4%、Y 世代 64.9%、X 世代 40.5%,顯示越年輕的世代,「美化」履歷的比例越高。
難道 Z 世代特別愛說謊?當然不是。作為第一個在社群媒體環境中成長的數位原生世代,他們早已習慣用濾鏡與精修包裝個人形象,自然也會將這種「思維」延伸到履歷上。同時,AI 興起讓企業削減初階職務,經驗有限的年輕人求職更加困難,因此他們也反過來用 AI 來優化履歷,藉此突破 AI 招募 系統的篩選。
創辦人 Judy:童話中的完美情人根本不存在,在真實世界裡,願意分享挑戰和困境的人,才顯得真誠與平易近人,所以別讓 AI 取代了真實的你。
按摩健身補助、心理諮商、免費課程、升降辦公桌... 這些福利算是常見,但你聽過公司補助員工買樂高、PlayStation 跟 Switch 嗎?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 Deloitte 就這麼做!
為了支持員工在身體、心理、財務等方面持續實踐人生目標,Deloitte 美國在 2021 年就將福利補助從 500 美金提高到 1,000 美金,今年 6 月更擴大適用範圍,除了前面提到的項目之外,還包括擊劍課程、理財 App、臉部護理、身體芳療、果汁機、冰箱、人體工學枕、水冷扇等,只要是正式全職員工,都可申請補貼。
多數員工對這次的調整抱持正面態度,有人認為升級辦公環境有助於工作,也有人透過玩樂高來舒壓,不過吐槽的也沒少,有人就說「這一切就是因為工作太苦了啊!」
創辦人 Alex:工作的苦大家都有(沒有的請舉手),重點是福利要貼近員工的真實需求,讓大家看得到也用得到,別成了「幽靈福利」。
詐騙手法層出不窮,假冒政府的交通違規未繳 email 也讓不少人栽跟頭。為了防堵這類詐騙,交通部公路局宣布,即日起全面停用 email 通知交通違規欠費,改採紙本或官方 App「監理服務」通知。公路局也提醒大家,千萬別隨便點開可疑訊息中的連結或輸入資料,也可透過監理站或 1968 交通服務專線查證,以免罰單沒繳成小事,帳戶被盜成大事。
「『這個專案很重要,務必交給年資比較久的同事負責。』『他沒有出國讀書過,能力應該比海外名校畢業的人差。』這些沒有惡意,但不知不覺掉入偏見陷阱,影響團隊合作和職場公平的對話,就是無意識偏見的真實寫照。」
用聽的掌握 DEI 趨勢【Alpha plus Podcast 】EP.30 極端氣候成了 HR 新考題
【上一期】他不是人:AI model 炸裂時尚圈